澳门黄金城_黄金城赌博$赌城*官网

图片

调查研究

柳州全面做优农业应做好“五化文章”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2014-02-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柳州要加快构建农业发展新体系,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应坚持走高效特色化道路,着重做好差异化、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保障化“五化文章”。

一是在突出“差异化”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强化地区产业结构优势,加快实现“高”、“优”、“特”宏观布局。“高”是指高效都市农业经济圈,市区及柳江、柳城、鹿寨靠近市区的乡镇,应以蔬菜、花卉、双季葡萄、淡水养殖、家禽、奶水牛等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及观光休闲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农副产品以及更高层次消费需求。“优”是指农业优势产业带,六县重点乡镇应着力对农业优势产业内部的品种结构进行优化升级,重点发展超级稻、甘蔗、水果、桑蚕、食用菌、生猪等产业,带动优势农产品及其加工业、农产品流通业以及观光农业同步发展。“特”是指山区特色经济作物区,六县相关重点乡镇应突出特色发展,依托特色资源和优势发展茶叶、水果、珍稀食用菌、油茶、毛竹等产业,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少数民族地区观光农业。

二是在扩大“规模化”上做文章。大力发展以区域化种养、企业化管理、品牌化提升为特征的“龙型经济”,促进农业扩大规模化。加强农产品优质原料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粮食、糖蔗、蔬菜、水果等支柱产业,培育桑蚕、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竹木、油茶等优势产业,建设一批规模大、效益高、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区域性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现代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和大力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建立“横向覆盖每个产业、纵向由市到村”的农业经济组织体系;深入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主打“特色”和“绿色”两张牌,鼓励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申报中国名牌产品、广西名牌产品和广西优质产品,用“名牌”来提升柳州农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是在提升“专业化”上做文章。建立组织发达、服务周全的专业化服务,重点要加强三大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千乡万村现代农机装备推进工程”,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培育和完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体系,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的生力军作用;建立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构建以商品批发大市场为龙头、县域商贸零售及批发市场为基础、乡镇农副产品集散地为补充的柳州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

四是在体现“生态化”上做文章。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绿色无公害全面做优现代农业。严格控制和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从生产环节入手,调整化肥农药使用结构,提倡科学施肥,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有机复合肥、作物专用肥、缓释肥、生物肥等高效肥料,加强综合防治,维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加强绿色无公害基地建设,培育特色村、示范园、种植大户,加大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的推广力度,建立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链,扩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规模;推广生态化养殖模式,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突出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畜禽养殖场的治理,科学规划养殖业布局,合理划定易养区、限养区和禁养区,在畜禽产业发展区域,建立一批规模适度、基础设施齐全、治污设施配套、管理科学规范的标准化养殖小区;突出抓好农业生态能源建设,重点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积极研究和推广秸秆收集、加工贮存新办法。

五是在加大“保障化”上做文章“软件”方面要加大农业的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硬件”方面要依托强有力的公共服务,为全面做优农业提供高质量的发展基础环境。加大农业政策和投入保障,落实国家、自治区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正确引导和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各类服务组织在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实施柳州“倍增计划十大工程”,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保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扶贫开发、防灾减灾、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文档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