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
柳州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四大关键”建议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2014-02-10
构建有柳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应牢牢把握“四大关键”,即必须以自主创新作为“关键动力”,以高层次人才作为“关键因素”,以新型城镇化作为“关键载体”,以产业环境作为“关键保障”。
(一)将自主创新作为构建柳州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动力”。自主创新是柳州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支撑,必须摆在构建柳州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位置。要以明确重点产业创新方向为切入点,在汽车及其零部件关键技术开发、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钢铁新品种综合生产技术及产业化研发、工程机械及机械新产品开发及技术攻关等重点方向实现产业的创新突破,提升柳州产业创新体系。要以建设自主创新平台为突破点,通过培育建设创新型企业主体平台,提升产学研合作机制和平台,优化创新型企业的培育方式等渠道,增强柳州企业创新能力。要以强化创新孵化体系为支撑点,加快构建科技孵化器建设与运营机构,构建科技中介孵化机构,创新孵化拓展机构,增强柳州创新可持续能力。
(二)将高层次人才作为柳州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因素”。高层次人才直接关系到增强柳州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是构建柳州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动力。在宏观上,要全面培养高精尖关键技术人才、经营型高级管理人才、知识型高技能人才三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在微观上,要重点打造院士、博士后、学术技术带头人、企业家等专门人才。在机制上,加快创新人才安居、科研、创业、培训、激励、保障等优惠政策,才能满足柳州不断发展的人才需求。
(三)将新型城镇化作为柳州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载体”。坚持产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加快柳州特色新型城镇化进程,必将给柳州三次产业转型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因此,新型城镇化在产城融合中促进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成为构建柳州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载体”。要以发展小城镇经济和加快小城镇建设为重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小城镇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实现低成本的“就近迁移”,推动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土地流转和联片经营。要以产业新城建设和老工业基地升级改造为重点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广西柳州汽车城”这一产业新城在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培育经济新增长极,打造产业新城区,加强老工业区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努力把柳州城区中的老工业区打造成为在产业升级、布局优化、生态环境治理和工业遗产保护等方面的“柳州名片”。
(四)将产业环境作为柳州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保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全面优化金融服务,持续营造优良的政治环境、人文环境、市场环境和创业环境。要加快构建柳州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广西科技大学、柳州汽车学院建设,提升重点职业院校发展水平,创新教育模式,支持引导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发展对接,加强紧缺人才重点专业建设,围绕柳州特色优势产业需求办好特色专业,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要全面提升政府对产业引导性投入效率,通过创新投入方式提升政府投入效率,通过侧重投入领域提升政府投入效率,通过强化投入管理提升政府投入效率。要积极打造支撑产业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拓宽渠道增加融资总量,探索设立柳州科技银行,理性引入风险投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风险投资市场。
|
||
| ||
|
||